好烦哦,整个成都都没有可以夺我命的辣成
四川人对于辣度的分级很有意思,比如你问一个四川人,辣不辣?他可能会给你说:飞辣八辣。四川人自信“我们吃得是真的辣”,所以才有了“夺命”一词,这个说法最早来源于西昌,和“辣得要命”是一个意思。第一次吃到“夺命”系列,还要追溯到几年前在八宝街新城市广场吃的一碗夺命洋芋:屈臣氏门边上的一个小摊摊,老板两口子每天都拴起围腰在那儿炸土豆,5块钱一碗,不管是来附近理发的还是唱歌耍桌游的,都会到这个卖洋芋的小摊摊来打一头,端一碗走。狼牙形状的土豆条条,经过炸制之后变得油光锃亮,味精盐巴胡椒海椒撒得风风火火,香味瞬间就来了,那个时候,全成都市的狼牙土豆还找不到一家是要搁折耳根叶子的,一碗土豆端出来,香味和分量一样,扑酒闷衔。只需一口,辣得上头。夺命洋芋名副其实,瞬间,就在成都小有名气。印象中,我从来没有独自吃完过一整碗土豆,每次都是和朋友一起买一碗,大家一人吃点儿,不是你先辣得眼流花儿包起,就是我辣得肚子痛。后来,成都的馆子也开始跟风走“夺命”路线,但凡有点儿辣的,都会有这个title。随手打开一个美食软件,搜索关键字“夺命”,出来的结果也有十好几个。夺命脑花、夺命龙虾、夺命鸭头、夺命鸡爪、夺命兔腰……夺命系列到底咋样?我挨到挨到帮你告了一手。夺命土豆新城市广场的夺命洋芋风生水起的时候,这边铂金城广场马上就开了一家夺命土豆,好多人都说这是老板儿做发了开的“分店”,“十年老店”的招牌让我决定放手一试。拌土豆之前,老板问我是拌酸辣吗?我觉得老板儿是懂水的,就放心让她发挥了。一份6块,份量尚可,但是味道我真的就表扬不出来了。土豆炸得不透,生的生,熟的熟;调料放得太少且比例不对,每一条土豆入口都是莫盐莫味的,失望之极。再来就是最后起锅前舀的那瓢油,不仅没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而让整碗土豆的味道都埋在了这汪油里,每吃一口都是更上一层楼的腻。吃完之后,我才想起,我接过土豆的时候顺嘴问了老板儿一句:“你们是原来就在这儿还是一直都在这儿喃?”老板儿说:“一直都在这儿。”哦豁糟了,不是原来新城市那家。我又问:“那你们这个夺命是因为土豆辣还是啥子喃?”老板儿连眼皮都没抬一下地回答:“哦,随便取的。”我:……夺命鱼排没有“x记”的前缀,也没有“xx电视台美食栏目推荐”的招牌,干干净净四个大字,让我对这家店放下了戒备,夺命鱼排,资格西昌的特色,吃。点菜的时候,老板儿就已经表明,她们是西昌烧烤,鱼排不是关东煮里面那种鱼排,就是鱼的排骨,巴掌那么大一片,我点了两片。端上桌的时候,这个鱼排还是漂漂亮亮的,表面那层海椒面儿细刷,味道也还算匀净。炭烤的焦香和鱼肉的鲜香相得益彰,加上鱼排本来肉质就有限,吃不到几口就只能用抿的,越吃越香。如果它只是“麻辣鱼排”或者是“烧烤鱼排”,我觉得到这种程度就差不多了。偏偏它叫“夺命鱼排”,尴尬了。结账的时候我问老板,你们这个“夺命”的意思是辣,还是说“夺命”只是为了表明,你们这个鱼排是西昌的做法?老板儿也老实,她说“夺命鱼排”最早在西昌的意思就是因为“辣”才“夺命”,但她们到成都来开店之后,根据成都人能接受的辣度做了调整,所以现在的“夺命鱼排”已经不是那么辣了。难怪,我一口气吃了两片鱼排,连水都不带喝一口,汗都没有冒一滴的,这个鱼排好吃,但,不至于为之怦然心动,也就只能不复相见了。夺命田螺全成都市那么多家吃小龙虾的馆子,能把自家田螺取名为“夺命田螺”的店不超过5家,当然,这里面还有些因为小龙虾卖得太好,导致不得不把田螺的戏份彻底取消的。在红虾社寻“夺命田螺”失败之后,我又找到阳光院坝小龙虾,就是想告一哈他们家的“夺命田螺”到底是个啥子水平。照理说,有小龙虾的珠玉在前,田螺在世间存在的意义靠的都是师傅的手艺。这家店的田螺很争气,因为是事先做好,所以你下单之后的5分钟之内,田螺就能上桌。还没看到田螺真身,就已经闻到服务员走路带过来的那阵风都是麻辣味的。田螺个头很大,有3/4都被完整地浸泡在红油汤汤里面,看起就非常入味。戴上手套,随便捡一个出来,把田螺肉挑出来之后,再放回去蘸点儿油汤汤,emmm^入味!吃了第一个之后,就再也停不下来了,吃了第五个之后,一阵猛辣才慢慢袭上舌尖,这个味道,后劲大。夺命田螺好吃到啥子程度呢?就是这家店的小龙虾也是一顶一的好吃,但把小龙虾剥好之后,再蘸点儿夺命田螺的汤汤,竟然又有点儿锦上添花的感觉。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最后夺命田螺见了底,我也基本上被辣得还剩半条命。有意思的是,原本我安排了6家店准备逐个测评到底是有好辣得遭不住,结果不是这家店取消了“夺命”的菜式,就是那几家店跟到跟到垮丝。这就好比你拿把刀儿来duo我,我说“来嘛”,结果你就灰溜溜地跑得不在了,简直莫得意思!要说“夺命”夺得恰到好处的一次,还必须要追溯到毛躁火锅成为大榜聚餐“团宠”的时期。毛躁菜单上的牛肉有“麻辣牛肉”有“收命牛肉”,看到这两个字刺眼,必然要下手点一点。收命牛肉差不多有巴掌那么大一片嘛,看到裹闷了的海椒面儿密密麻麻地掩盖了肉的纹理,那些吃不得辣的主儿在这一步基本上就要遭夯退。这个辣味来得不是很快,第一口,哟,有点儿辣,第二口,咋那么辣喃?第三口,这个是啥子牛肉那么辣……等吃完一片牛肉,连额头上的毛毛汗都明白了,这是收命牛肉,资格,要命。嗯,就是在毛躁这儿种的草,觉得凡是敢赌上命的辣,都是真的辣。事实却是,成都人在吃辣这件事上,占不到起首,也说不起硬话。至于这些相继垮丝的“夺命系列”背后遭遇了好多人的白眼和diss,就真的不好意思再细算了。好烦哦,我们都没有吃到过夺命的辣,好想被夺命哦!你们有没有吃到过啥子夺命辣?给我们留言嘛!你拿店给我,我拿命给你!
上一篇文章: 香港影史上四部经典的难兄难弟,每一部 下一篇文章: 跨界上瘾了吗张艺兴的新身份了解一下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td/5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