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D抖音闭环增长模型,2022年品牌

在最近半年时间,我们有些抖音闭环项目的试水,过程中提炼了「FASD抖音闭环增长模型」,破解抖音闭环增长难题,以「内容驱动」为核心,「直播运营」为基石,「投流放大」为手段,「科学度量」为指引,助力品牌实现「品牌势能」与「销售GMV」双增长的长效经营模式。

01

消费者认知

我们在讲方法论之前,还要赘述一遍消费者的认知逻辑,品牌要理解消费者如何思考,否则增长只是「一厢情愿」的KPI。

今天消费者接触到一个新品牌,一个新产品,很多都来源于短视频内容,很多都来自KOL。优质的内容,第一步实现了「种草效应」,消费者产生了兴趣,大量内容沉淀会不断强化品类认知,长期形成品类「心智卡位」。

内容的认知,是先有品类心智,没有品牌心智的,这是新消费时代的机遇。

品牌则是需要时间沉淀,需要大量KOL种草发声,消费者的口碑积累,「内容建设」的沉淀积累就是未来「品牌建设」的路径,这是一个「存钱」的过程。当存钱足够多时,这类沉淀就形成了「品牌势能」。

在抖音闭环体系中,消费者被种草过程中,主动的「搜索行为」,或被动的「流量行为」,最后在品牌直播间完成购买,这个收割最高效的产品,完成了品牌收割的实现,这是一个「取钱」的过程。

抖音闭环体系,种草「存钱」,收割「取钱」。

内容种草越多,品牌建设做的越多,势能越大,则品牌「存钱」越多,进而销售收入增长,「取钱」才会越多。如果品牌不想存钱,进场就想收割,那结果不言而喻。

我认为品牌在抖音闭环的有效增长,就应该是「天平效应」,「品牌势能」与「销售GMV」双指标同步增长。

我们看ROI的计算公式,简化到最后,有四个关键节点,「进店率」与「成交率」跟品牌势能直接相关,知名品牌和爆款商品的进店率远高于非知名品牌,同理成交率也是一样。另外两个节点,「连带率」与「复购率」跟品牌的产品定位和运营能力相关,回归到品牌经营基本面。

有效增长绝不仅仅是「销售GMV」的增长,如果「品牌势能」没有同比增长,长期的增长必然会遇到瓶颈。

02

七次法则

营销界有一个知名的消费者触达理论叫「七次法则」,影响消费者决策的最佳频次为「七次」。

七次法则本身我不做过多赘述,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我主要分享的是七次法则在抖音闭环中的意义和使用逻辑。

在抖音消费者被品牌触达的方式主要是:KOL种草、蓝V内容、信息流广告、直播,以及背后的内容放大和投流放大的流量策略。

KOL种草和蓝V内容,整体还是偏「存钱」属性,同时有效种草,还可以实现主动搜索与购买行为,也有一定的取钱属性。而蓝V优质内容目前主要提升品牌好感度,存钱属性明显,但现阶段流量偏弱,价值尚待开发。抖音闭环的经营阵地,本质不是直播间,而是蓝V号。

信息流广告、直播更偏「取钱」属性,实现种草后的GMV收割。

在上面我们讲到,品牌有效增长的「天平效应」,存钱与取钱的平衡,那么在以此为基础,应用「七次法则」的消费者触达逻辑,「存钱」是有效触达,而「取钱」亦是有效触达,只要存与取之间平衡不被打破,那么抖音闭环的价值就是「存取并存」,也就是「品效合一」。

理解了这个逻辑,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抖音营销效率至今为止还是最高效的,在一个生态闭环的影响,没有跳转的损耗,用户背后的行为标签,再反哺数据效率,这才是品牌在抖音闭环增长的价值所在。

抖音闭环生态,某种意义讲,是品牌营销领域「七次法则」实践的最佳平台。

03

FASD抖音闭环增长模型

FASD基于抖音闭环生态,将「七次法则」应用于品牌有效增长的实践,通过「流量供给」的平衡调配,或放大「种草存钱」效应,或放大「收割取钱」效应,保持品牌抖音生态的「品牌势能」与「销售GMV」双指标同步增长。

最终通过「云图」科学度量「5A人群资产」,数据资产反哺营销策略,迭代抖音经营策略,最终实现「内容驱动型」的品牌抖音闭环有效增长。

04

FASD:经营阵地Field

首先我们定义抖音的经营阵地到底是什么?以目前的结果来看,大家会更倾向于是直播间,或者矩阵式直播间,因为直接贡献了品牌的GMV,我认为既对也不对。

对是因为没有GMV就没有经营的价值,毕竟有产出才会有投入,所以直播矩阵号的乱象横生。不对是因为抖音GMV承载体比较特殊,跟天猫有本质区别,存在「号店一体」的特性。

我首先说「对」的认知,也就是「店」的逻辑。

抖音闭环的GMV核心是来自直播,所以很多品牌有很多矩阵号,很显然矩阵号是收割逻辑,其经营逻辑非常弱,并且弊端明显。从用户侧来看,搜索一个品牌,出现一堆蓝V号,体验和感受如何,用户在此已被分流,造成了账号的浪费。从品牌侧来看,蓄水池就那么大,矩阵号在存量市场中相互抢量,要么是总量GMV效率不高,或是增量ROI效率不高。

抖音闭环趋势与天猫相比,存在着相同的逻辑,那就是旗舰店逻辑,旗舰店会拿走绝大部分的投入、流量、GMV,专卖店和专营店只是补充。而抖音大部分的矩阵号,只会沦为试水的炮灰。

抖音闭环趋势与天猫相比,也存在着不同的逻辑,那就基于定位,不同品类不同人群会有各自「抖音旗舰店」。其背后的原理是,不同品类有可能人群画像不同,基于抖音算法推荐机制,打上A类人群标签的直播间,B类人群的转化可能会一塌糊涂,所以不同品类,不同人群,会出现独立的旗舰店。

最终,品牌不同定位的直播间旗舰店的出现,才有可能将各类人群做精细化运营,必然会涉及到进一步的内容运营。

如上所言,大家可以搜索一下「纽西之谜」和「奥伦纳素」,验证我说的道理。我再来说「不对」的认知,也就是「号店」的逻辑。

如果品牌要在抖音长期经营,GMV增长的同时,蓝V号也必是同比增长,那么经营阵地主体所考虑的就不仅仅只是GMV,还有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品牌的好感度,甚至美誉度,蓝V可能会是最佳的先天载体。

品牌不同定位的直播间旗舰店的出现,稳定的目标人群画像,就会需要垂直内容场景,实现目标人群的有效沟通。好的内容,会沉淀品牌粉丝(A5人群),提升品牌好感度,反哺自然流量和粉丝流量,助力直播间GMV收割。

写了「品牌自驱型内容」发展的趋势,包括之前提及过的西牧天山、火焰兔、饭乎等案例,在自驱型内容上的发展与创新,都在创造「经营阵地」层面更好发展的可能性。

涉及到直播间的运营技巧,我相信市场有非常多的经验,我也不需要做过多赘述,不过现在抖音直播已经进入到几乎无技巧而言的阶段,任何操盘神技都会随着平台规则迭代而消亡。

直播的本质还是人货场之间的关系,这跟品牌在线下开实体店的逻辑十分相似,在这个阶段,很多拥有专柜渠道的品牌,在这一环节的专业度都表现出高于DP的综合能力。

说说我对直播的一些理解:

货盘(货)逻辑:

直播货盘就如当年线下品牌做电商时,给线上独立开产品线,未来直播的经营会是常态化,所以直播产品线也必然是为直播渠道量身定制。大家都知道直播的套路,买一送八,虽然送的是中小样,但在一些品类,中小样的成本可能未必比正装低多少,这笔帐是要算的。

爆品对货盘的价值不言而喻,爆品效应越明显,货盘的流转效率越高,如果爆品是直播货盘的钩子产品,那直播的转化效率会大幅度提升,如果爆品到主力产品的流转出现问题,要么爆品打偏了,要么主力品承接有问题。

人群(人)逻辑:

直播间是有明确的人群画像标签的,这都是在经营过程中不断积累的,正如一间靠9.9秒杀拉免费流量的策略,可能会得到一个与目标人群相违背的人群画像,实现长效经营没有可能。

抖音店播目前仍以付费投流驱动为主,抖音算法是基于一个直播间模型,不断去放大效果,如果模型不对,要么无法进入正向循环,要么ROI不理想。

投流手段在早期也可以加速直播间模型建设,就是引流目标人群的投放,不断给直播间打人群标签,直至模型稳定。原则上,直播人群模型没有跑稳前,没有必要大规模投流放量,以免直播间建模报废。

主播(场)逻辑:

在经营阵地中,主播实际上起到了与目标用户沟通的作用,某种意义讲,主播本身即是直播形态的「沟通场景」。既然主播上升到沟通场景的层面,主播的内容就包含了:

第一,人设层面,气质和颜值,能否承载品牌的气质和调性,你们去看看内外和Ubras的主播,感受体会一下。

第二,表现力层面,主播的语言表达能力,节奏感,感染力,甚至品牌情怀。有一个品牌用自家BA做主播,主播在与用户沟通中,无不以身为品牌人而自豪,这样的情绪必然高燃。

第三,内容层面,也就是话术脚本,我认为在内容层面应是持续迭代的,基于正向反馈放大,负向反馈调优,这就要求背后是一个精益求精的团队。之前有个案子,主播和创作团队经常拿用户直播间的提问,拍摄蓝V短视频予以反馈,引起强烈的粉丝共鸣与互动。

05

FASD:达人矩阵Alliance

媒体时代变了,消费者认知习惯变了,但品牌势能的逻辑没有变,只是从过去的CCTV、湖南卫视、屈臣氏,而今天变成了抖音,抖音势能最大的则是KOL。有效KOL势能的累加,基本就完成了这个产品风很大,这个牌子很火,很多红人都在推的「爆款效应」,品牌在此基础也积累出「品牌势能」。

一条KOL的好物推荐短视频,完成了消费者心智「种草」,消费者发现了一个新的宝藏,点击购物车或是进入直播间,一键下单完成购买。在抖音闭环生态,整个传播链路已经被极度缩短,从「种草」到「收割」几乎只需要两步。

KOL由于自身的独特人设,以及在种草中植入了个人故事,无论是亲身经历还是血泪史,讲的故事越「真情实感」,消费者越容易「产生共鸣」,并且对内容「记忆深刻」,如果产品突显了品类特性,内容则会强化「品类心智」的咖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不会因为你打了广告,他们就一定会被影响,反而讲故事式的种草,更容易打动人心。

吸引力(ATTRACT):0-3s

对效果类的短视频内容来说,前3秒的话题场景切入,即是吸引精准用户的停留,也是对非精准用户的劝退,第一波流失(即正常流失)都是在前3秒结束的。如果3秒后还在大量流失,大多数都是内容前奏过于冗长,造成无效人群的延迟流失。

信任力(TRUST):5-20s

什么样的内容会形成较高的信任力呢?一定是KOL自己的「真情实感」,甚至是血泪史,越是真实,越是惨痛,越是能够直击痛点,粉丝能够感同身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诱惑力阶段推出的解决方案埋下伏笔。内容共创的精髓就在于借势,借KOL的影响力,借KOL的人设,借KOL的粉丝信任,最终借KOL的口,完成了品牌从品类定位,到品牌态度,到产品功效的有效传播。

诱惑力(TEMPT):20-50s

如果说信任力环节在埋伏笔,那么在诱惑力环节就该解决问题了。品牌在与KOL内容共创,唯一需要严格把控的,就是诱惑力环节,而其他环节应该是放手与之共创的。诱惑力的环节就是产品Brief的清晰表达,最后消费者能否动心,能否被种草,关键就在于产品卖点能否被有效表达。

行动力(ACT):最后3-5s

在短视频种草场景中,在诱惑力阶段完成之后,KOL需要再度做信任背书,以「相信我」这类信任力背书影响用户决策,实现最后的临门一脚,发出「行动指令」,让心动变成行动。很显然以信任背书来推动转化,其价值远比场景心智和促销心智更加强大。

我为什么会讲「达人种草」是「存钱」,而信息流广告不是?

从4T内容法则来拆解,四个环节中,在「信任力」环节KOL在讲故事,不是品牌的,而是自己的,在「行动力」中最后再扣第二环节的题,前后皆有KOL的信任背书,极大强化了内容的心智属性。

反过来我们来看信息流广告,「吸引力」环节后直接进入「诱惑力」,进入广告推销产品卖点,最后的「行动力」利益驱动引导转化。也就是说广告本身在心智中缺少类似KOL的信任背书,难以形成「存钱效应」。

今天品牌理解了抖音闭环增长「存钱」与「取钱」的关系,那么量化KOL种草投放反而更加容易些,KOL承载了品牌势能打造的内容载体,也承载了传播中有效的声量,而在闭环中通过销售GMV经营趋势判断,反哺或量化KOL种草投放的落地。

品牌在算清楚「存钱」与「取钱」这笔帐之后,是逐步有机会形成增长的「雪球效应」,当种草撬动了GMV销量,或GMV销量反哺了种草的投入,品牌就会加大种草,提升「存钱效应」,而更多的存钱又会反过来促进更多GMV增长,形成直播收割更大的「取钱效应」,长此以往雪球越滚越大。

当然我们讲存钱效应的前提是,有效的KOL种草,如果你选择的KOL是水号(质量较差的账号),非但起不到种草的效果,甚至极大浪费了预算。

我最近接手了一个抖音闭环的全案,我们帮客户做了之前投放的KOL复盘,非常心痛,因为70%的播放和互动数据都是刷出来的。品牌处于抖音闭环的转型阶段,创始人态度也很坚决,但从结果来看,品牌不仅仅浪费了大量预算,更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06

FASD:流量供给Source

在抖音闭环生态中,投流是工具和手段,不是目的,而目的则是,要么放大「存钱效应」,要么放大「取钱效应」。

首先,我来讲下「存钱效应」的放大逻辑。

我们认为品牌实现社交增长的理念叫「壹零法则」,内容是「壹」,流量是「零」,内容驱动品牌社交增长。

达人种草矩阵就是在为品牌「存钱」,今天KOL的自然流量已经非常有限了,但他们星图的报价却非常高,这导致种草的成本越来越高,ROI预期越来越低,极大影响了品牌种草的决策。

在抖音闭环生态中,比较理性的做法是:

第一,降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277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