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致歉需多些真诚,别拿第三方当挡箭

「本文来源:红网」

日前,多位消费者在参与屈臣氏1分钱抢购面膜活动中,遇到线下无法提货问题。不少消费者到屈臣氏直播间表达不满,却遭到主播辱骂,还被后台工作人员拉黑。在事件持续发酵后,屈臣氏中国于1月14日23:59分发布致歉声明,称活动因系统原因导致在短时间内产生了远超库存的大量异常订单,公司决定采取补货的方式继续履行剩余订单。对于直播间出现的不当言论,屈臣氏称该主播为公司合作的第三方机构人员。(1月15日每日经济新闻)

虽然屈臣氏对此事进行了说明与致歉,但却没有得到大多数网友的原谅。比如,有网友就讥讽道,“钱自己赚,锅就别人背”。

的确,屈臣氏的道歉,除了回应时间晚,更重要的是,文中提及“该主播为屈臣氏合作第三方机构人员,其不当言论绝不代表屈臣氏对顾客的态度”,这是以“第三方”为“挡箭牌”,缺乏致歉的真诚态度。

去年江苏南通黑衣人哄抢老人甘蔗一事中,三星镇人民政府也发布情况说明称,身着保安制服的黑衣人为第三方市容公司人员。值得注意的是,早些年,“临时工”往往是某些事件责任方的“救命稻草”。类似的情节屡屡出现,导致人们对“临时工”式卸责已经“免疫”。如今,“第三方”的说法应运而生。但其实,“第三方”与“临时工”大同小异,只是换了一个“马甲”,二者都是遇事逃避责任的借口,是“踢皮球”的表现。

危机公关中有一个“5S原则”——承担责任原则、真诚沟通原则、速度第一原则、系统运行原则及权威证实原则。就屈臣氏此次事件而言,企业如果能在事件发生后快速发声,向公众说明情况,勇于承担责任并致歉,势必能够取得消费者的谅解。反之,姗姗来迟,并抛出“第三方”撇清自身,只会让人怀疑其诚意;即便嘴上喊着“以顾客为中心”,恐怕也难以赢得消费者的理解和支持。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企业也一样。但出了事就找借口,用“第三方”来推卸责任,只会让自己在舆论漩涡中越陷越深。多一些真诚,少一些套路,才是品牌致歉的上上策。

文/苏怡丹(西安交通大学)

来源:红网

作者:苏怡丹

编辑:张瑜

本文为红辣椒评论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z/3823.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