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增长乏力,屈臣氏如何ldquo突
中国商报记者近日走访发现,屈臣氏北京新中关购物中心店计划于今年6月30日闭店。而就在上个月,屈臣氏在北京的另一门店刚因涉嫌使用虚假价格诱骗消费者交易被罚款5万元。近年来,“美妆零售大王”屈臣氏的发展之路有些坎坷,频频被曝出业绩增速乏力、虚假促销屡遭处罚、直播翻车、品牌力不足、消费者投诉不断等负面消息。屈臣氏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它的未来又在哪里?
△屈臣氏北京新中关购物中心店内客流稀少,不少商品都在打折促销。
业绩增收不增利
“这个月底就要闭店了,月初我们店就不再进行补货了,所以现在货品比较少。”近日,屈臣氏北京新中关购物中心店店员对记者表示,“这个店开了十多年了,真是挺不舍的。”
当记者问及该门店闭店的原因,该店副店长表示,是因为合同到期,“我们不再续租了。”该副店长还称,之后附近可能还会开店,目前仍在洽谈中,“关店后,新中关店的员工会去附近的门店上班”。
记者在某点评平台搜索发现,屈臣氏新中关购物中心店在该平台已被收录13年,是不折不扣的老店。对于品牌为何不再与商场续约等问题,记者致电北京屈臣氏个人用品连锁商店有限公司,接电人员表示会将相关问题转交给市场部,但截至记者发稿,尚未收到回复。
此外,记者还联系了北京新中关购物中心物业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没有接到通知。随后记者又联系了商场招商部门,对方确认了闭店消息,并表示“他们的合同于今年7月份到期,具体闭店时间要问店方”,当记者询问屈臣氏不续租原因时,对方表示“不方便透露”。
据了解,屈臣氏自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以来,凭借丰富的产品、贴心的服务、快速扩张的门店,成为不少年轻女孩的美妆启蒙,也曾一度成为购买美妆个护的首选之地。但在如今百家争鸣的时代,零售业新玩家不断加入,行业内卷严重,新兴品牌兴起,屈臣氏似乎难以跟上年轻人的步伐。
近年来,屈臣氏的业绩连年下滑。年,屈臣氏中国市场的业绩开始放缓,年屈臣氏内地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5.1%,并于年首次出现负增长。今年3月,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公布了其年财报。财报显示,年,屈臣氏中国区零售额达到.7亿港元(约合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高达14%,创7年来最大增幅。但需要注意的是,其利润在下滑,年屈臣氏中国区息税前利润仅有18.08亿港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甚至低于年低谷时期的19.52亿港元(约合17.36亿元人民币)。息税前利润率也从年的20%逐年降低至8%。
专家表示,这份财报透露出这家老牌美妆连锁零售商增收不增利的现状。在零售额增长的同时,屈臣氏的利润率却较高光时期大幅缩水。
消费体验遭吐槽
“一年多没逛屈臣氏了,以前还挺喜欢逛的,因为品类比较全,商品还经常做促销,价格也比较划算。”来自北京的95后林雯(化名)对记者表示。但是,现在屈臣氏对她失去吸引力了,林雯表示,屈臣氏卖的东西网上都有,其在价格方面也没有太大优势。
“我现在很不喜欢去屈臣氏购物,之前好多次买完东西结账时被告知要加员工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822.html